《黄帝内经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提出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”。这句话讲的是我们要注意养生,预防疾病非常重要。
夏季是天地阴阳气机交合之时,自然界呈现一派繁荣景象。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夏三月,此谓蕃秀;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植物进入开花结果时期,而中医认为夏季属火、生于长,与体内心相应,所以,夏季养生原则是以养心、养神、养阳为主。
心为君主之官:
君主之官,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"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
中医认为,心为神之居、血之主、脉之宗,在五行属火。
生理功能:
1、心主血脉。
2、心主神志。
3、心开窍于舌,在体合脉,其华在面,在志为喜,在液为汗。
4、心与小肠相表里。
脾为中央之土:
脾主运化水谷精微,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,故称为“后天之本”。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脾者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时长四藏,各十八日寄治。”也就是说脾为中央之土,每个季节最后18天都要养护脾胃,因此,一年四季都需要保养脾胃。
中医认为,脾为气血生化之源、后天之本,藏意,在五行属土。
生理功能:
1、主运化。
2、主升清。
3、主统血,开窍于口,在体合肉,主四肢,其华在唇,在志为思,在液为涎。
4、脾与胃相表里。
夏季,心火旺盛,自然会出现心神不守并影响睡眠,气温过高又容易使人精神紧张,心燥、情绪波动起伏,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。尤其病人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、血压升高等情况。即便是健康人,也可能出现情绪暴躁。所以,夏季人体要借助这个散发的季节,把春季的情绪宣泄出去,保持情志调畅,心神和缓。多到户外活动,尽情享受大自然美景。晚睡早起,同时配合午睡。如果违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,“逆之则伤心”,就会损伤心气,秋冬季节容易患病。
夏季,人体阳气向外发散,人体出汗较多,毛孔经常处于张开的状态,如果出汗后马上吹空调,或者空调温度过低,都会损伤人体的阳气。同时,也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,一方面遏制了人体的正常宣泄,另一方面,寒邪入体亦可致病。
饮食以清为主:
夏季人体的阳气伏若在外,身体内部最为空虚,所以因何滋味厚重的食物,脾胃都是难以消化的。根据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,夏季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,如:羹剂,哪怕肉也要剁成碎末做成羹剂来吃。
夏季养生之饮食:
应多进食粥类:如,绿豆粥、扁豆粥、荷叶粥、薄荷粥等驱暑生津。
多吃苦味食物: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、促进血液循环、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。三伏天气里吃些苦瓜、苦菜,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、提神醒脑,而且可以增进食欲、健脾利胃。
另外,夏季出汗多而最易损耗津液,喝太多水会冲淡胃酸,适当吃些酸味食物,如:番茄、柠檬、葡萄等能敛汗生津,健胃消食,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。若在菜肴中加点醋,还可以杀菌消毒,防止夏季胃肠道疾病发生。
中医认为,按五行规律,夏天心火旺而肺金、肾水虚衰,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。可选用枸杞子、生地、百合、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,如五味子等,可防出汗太过,耗伤津气。
所谓冬病夏治,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,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常发的疾病。如风湿、冻疮、冬季哮喘和鼻炎等。
古人把夏季分为两部分,“长夏”是指农历6、7月份,气温高、湿度大、闷热难耐的季节,长夏延于秋凉,占一年之中央时段,多数的农作物在此时转化成熟,孕育籽实。故长夏主“化”,其五行在天为湿,在地属土,应于人体脾胃系统。
怡神养心:
养阳防寒:
补养肺肾:
冬病夏治:
长夏养脾: